
秋風起,又到菊黃蟹肥時節,從日本北海道空運進口的帝王蟹、鱈場蟹;由對岸飄洋過海來台的陽澄湖大閘蟹……,外來蟹橫行、充斥市面,但其實在地最新鮮、物美價廉的螃蟹,非「萬里蟹」莫屬。
你可知道,台灣有8成的海蟹來自新北市萬里區?它們有個共同品牌名號──萬里蟹。
「萬里產蟹;蟹香萬里」,趁螃蟹當令,且到台灣海蟹集散地一探萬里蟹的產銷熱況。
10月初,秋颱菲特輕掃北部海面,新北市野柳漁港內難得出現漁船齊聚的盛況。
打從9月萬里蟹進入盛產季起,50艘捕蟹船就忙不停歇,若不是颱風來攪局,船長們卸完漁貨,早就加滿油料出海捕蟹去了,哪得如此清閒!
漁船進港暫避風浪,商家仍是開門迎客,生意照做。新北市萬里、野柳、龜吼、東澳一帶,紅色「萬」字蟹標章、旗幟迎風招展,舉凡市集攤販、餐廳店家都由螃蟹掛牌領軍,花蟹、三點蟹、石蟳,清楚標示時價,隻隻生氣十足。
在龜吼漁港有烤魚達人稱號的詹大宇,在萬里蟹當令的季節,也放下海鮮碳烤生意,改賣清蒸螃蟹。他說,螃蟹火烤肉會沾殼,「還是清蒸最好吃!」

香煎萬里蟹。
「……膏含丹似若火,肌散素以如霜,味窮鮮美,臭極芬芳。」(鄭明選《蟹賦》)
螃蟹是甲殼綱、十腳目、短尾下目節肢動物。有河蟹、海蟹兩類,在全球約5,000種螃蟹中,十之八、九都是生長在礁岩、珊瑚礁、砂質或泥質海底的海蟹。
台灣拜洋流、地理位置之賜,螃蟹種類繁多,估計有五百多種,像紅蟳、菜蟳、處女蟳等蟹種,可以人工養殖;天然野生海蟹無法離水存活,更難畜養,必須出海捕撈。
吃螃蟹,有人愛吃蟹膏,有人愛吃蟹肉。與養殖蟹相較,在天然海域中生長的海蟹,不以豐厚的蟹黃、蟹膏取勝,反倒是香甜、細緻的肉質更吸引人。不同於養殖蟹可能帶有土味,海蟹濃郁的「海味」可說是美味天成。
萬里外海50海哩;東經120度40分以東、北緯26度以南的海域,俗稱「西北漁場」,是台灣海蟹的主要產地,約有八成的海蟹來自於此,估計每年產值超過4億元台幣。
萬里海蟹有花蟹、三點蟹、石蟳三種品種,各具風味與特色。
橘紅色甲殼帶褐色華麗斑紋的花蟹,一年4季都有,但以夏季端午節前後與秋季時蟹膏鹹香、蟹黃稠綿、肉質鮮甜細緻,品相最佳,每台斤約400~600元上下。
三點蟹,墨綠色的蟹殼上有3個明顯的暗紫色紅點,是萬里漁村居民心目中的「極品」。特別是入秋之後,隻隻肉滿膏肥,每台斤約250~350元上下。
石蟳,殼甲較堅硬粗糙,但肉質Q彈、絲絲分明,咬勁十足。價格與三點蟹不相上下。

「不吃螃蟹辜負腹」,在台灣不吃在地、美味的萬里蟹,就是辜負上天的美意與萬里漁民的心意。
捕蟹,在萬里已是一種特殊風景。
捕螃蟹船很容易辨識,方方正正有如無敵鐵金剛般的架子上,最少掛滿將近2,000個蟹籠。
中華漁業漁船協會常務監事林德旺表示,萬里捕蟹漁夫捨棄趕盡殺絕、大小通吃的「拖網」、「圍網」,採用符合生態保育的「蟹籠」來誘捕螃蟹。在蟹籠中放入秋刀魚或鰹魚作為誘餌,投入海底16~20小時,等待螃蟹自投羅網,漁民只要收籠,螃蟹即可手到擒來。
「捕蟹漁民較硬底,」中華漁業漁船協會秘書長顏福清指出,捕蟹看潮水,大潮來時,螃蟹較會出來覓食,因此潮水一到,漁船馬上出海,航行五、六小時到達定點後,不斷重複下籠、收籠、綁蟹,一天得連續工作14~15小時,沒得停歇。
籠具拉上船後,為了避免螃蟹彼此廝殺,得立刻五花大綁,漁夫們在綁蟹的同時也會進行篩檢,將過小的螃蟹丟回海裡,其餘送進船底的海水艙貯放。
捕蟹船噸位大小有別,從四、五十噸到一、二百噸都有,但礙於必須維持螃蟹活命,再大的船五天內也必須回港卸貨,否則螃蟹死了,得不償失。
捕蟹船一靠港,馬上將活水艙中的螃蟹倒在碼頭分貨盤,進行規格挑選,立即送上水車,配送魚市及各大餐廳。

萬里漁民捨拖網、以符合生態永續概念的蟹籠誘捕螃蟹。
捕蟹得與大海搏鬥,辛苦自然不在話下,但對漁夫而言,更苦的是,等候的結果,有可能豐收,也可能吃鱉。
說捕蟹是靠天吃飯的行業,一點也不為過。捕蟹超過20年的林德旺,至今仍無法判斷一趟出海的結果,是滿載而歸,還是摃龜。
「海冬像做田,幾年好,幾年壞,」林德旺說,往往在接連3年豐收後,會幾年較差。他印象最深刻的是921地震那年,或許螃蟹受到擾動,出海3天就有5,000台斤的收成(一般一天約有1,000台斤)。
萬里捕蟹漁民各自劃分海域,彼此不會搶地盤、起衝突,但因螃蟹何時來、何時走,無法用魚探器偵測,漁獲量難料,難免有幾家豐收、幾家愁的景況。
「大家都心知肚明,沒有什麼好抱怨的!」船長顏福清說,蟹不吃魚時,一組360個籠子一隻蟹也抓不到;情況好的時候,隔3小時拉起來又有了。「再有經驗的船長也料不準。」
有趣的是,捕蟹人自己在船上鮮少吃蟹。顏福清表示,在船上,吃飯像「打火」,不可能有時間慢慢啃螃蟹,唯獨螃蟹不入網時例外。「螃蟹煎」就是顏福清在沒產量、太閒時在船上發明出來的「漁夫創意料理」。將螃蟹對半切,背、腹、當中立起來,各煎10分鐘,無須任何調味,自然芳香四溢,甘甜味美。

國賓飯店推出萬里蟹創意料理──黑椒蘿蔔糕炒蟹。
蘇軾的名言:「不到廬山辜負目,不食螃蟹辜負腹。」在台灣,不吃在地的萬里蟹,更是辜負老天爺的美意。
「9月圓、10月尖,持螯飲酒菊花天。」
鴻利漁產宅配網、萬里鮮水產企業社老闆張永耀,堪稱螃蟹達人。他指出,螃蟹的公、母可由肚子上的圖案辨識,圓形是母蟹,形狀瘦尖的則是公蟹。
雖說農曆9月母蟹肥美,10月公蟹肉質味佳,但其實螃蟹一年4季都有,只是熟度不同。
「花蟹在夏、秋盛產,三點蟹在東北風下來的這個季節大出,石蟳冬天較多,」張永耀指出,螃蟹會脫殼,殼軟時肉少,殼硬時肉多,在天氣轉涼,螃蟹開始儲存能量準備冬眠時,是蟹黃、蟹膏、蟹肉最飽滿的時候。
為了行銷萬里在地螃蟹,新北市政府去年創立萬里蟹品牌,委由利基整合行銷公司策劃行銷。萬里蟹品牌行銷總企畫劉蓓蓓指出,去年起延續到今年,橫跨新北市海岸線野柳、東澳、龜吼、萬里一帶漁港餐廳,已有31家獲得監督與授權,紛紛掛起品牌標章,推出自家萬里蟹主打菜色,像萬里螃蟹粥、咖哩螃蟹粉絲煲、香煎萬里蟹、泰式酸辣蟹、避風塘萬里蟹、椒鹽萬里蟹、麻香老酒蟹……,琳瑯滿目,風味多元。
除了在地、海岸沿線餐廳外,台北、新竹、桃園、台中、高雄的國際飯店也加入行列,推出季節限定萬里蟹菜單。
台北國賓大飯店粵菜廳10月推出創意料理「黑椒蘿蔔糕炒蟹」,將國賓自製、頗負盛名的蘿蔔糕與萬里蟹巧妙搭配,口感與造型都令人驚豔。
行政主廚林建龍表示,黑豆豉炒蘿蔔糕,與蟹的味道既能融合又不壓蟹原味,相得益彰。另一道「一品海鮮螃蟹」,以海鮮為基底,清淡又溫暖,即便在11、12月吃螃蟹也不覺得「寒」。
主廚林建龍透露,自己偏好萬里花蟹,特別是2台斤左右的花蟹,味鮮又過癮。而螃蟹料理以清蒸、水煮為主,但煮得過老,蟹肉太柴就可惜,因此時間掌控是重點。他以8兩蟹為例,入滾水後轉小火煮7分鐘剛好。
就連西式餐廳也入境隨俗,在萬里蟹的旺季也推出秋季限定蟹套餐,勞瑞斯餐廳主廚Michael以原味清蒸、蒜香奶油爐烤、黑啤酒水煮3種方式來「料理」三點蟹,此外,還有帕馬森蟹肉開胃菜、蟹肉烤馬鈴薯等萬里蟹菜色可供選擇。

美式勞瑞斯餐廳推出原味清蒸、蟹肉烤馬鈴薯等西式菜色。
為了疏散產地塞爆的盛況,讓民眾在家也能吃到美味的萬里蟹,新北市政府今年進而推出熟蟹宅配認證。
熟蟹冷藏宅配得搶時間,大台北地區早上訂,下午就能收到,中南部地區在傍晚5點前下單,隔天早上10點前就收到。
早期捕蟹、近年轉而經營漁產宅配的張永耀指出,煮熟宅配的海鮮唯獨只有螃蟹。
張永耀說,海蟹離海30分鐘就不行了,除非連海水一起運送,否則很容易掛掉。
和龍蝦一樣,螃蟹在將死未死之際,就已經散發出亞硝酸味,冷凍生螃蟹在解凍過程中會失水,唯有熟化後冷藏或冷凍,風味與保水度才能維持。
煮螃蟹有訣竅,煮前得先放入冰水中迷昏15~30分鐘,否則活活蒸煮,蟹的腳都會放掉、散開,賣相不佳。
取得熟蟹宅配認證的鴻利,今年訂單急速成長,張永耀說,有了認證,民眾下單比較不會懷疑,至今也沒有品質不良的客訴,只是不斷接獲顧客來電詢問如何料理,因此他乾脆隨箱附上食用方法以供參考。

颱風即將來襲,萬里捕蟹漁船紛紛回港避風,在秋蟹盛產季節是難得一見的景況。
從產地漁夫料理、全台北中南餐廳推出的萬里蟹創意料理,加上熟蟹宅配到府,萬里蟹要一舉打響台灣在地螃蟹的名號。
只是捕蟹得靠天吃飯,穩定貨源是一大難題。
萬里漁民去年捕蟹量共約6,600噸,關於蟹源,漁夫們不擔心減少,倒是對對岸滾輪式網魚的破壞力覺得惶惶不安。
林德旺指出,十幾年前,東北季風強盛時,他就開始轉往澎湖海域捕捉石蟳,一天有2,000台斤的量,二、三天就滿載,但只有7年的好光景,棲地被大陸漁船破壞後,5年前就已經沒有石蟳可捕了。
西北漁場是萬里捕蟹漁民僅存的基地。林德旺指出,過去蟹籠常遭大陸漁船拖網拖斷,有時找一、二海哩都找不到,損失漁具,也損失時間。現在海巡署有護漁行動,只要在12~24海哩的經濟海域內抓到對岸漁船,依情節輕重可罰款5~50萬元台幣,對萬里漁民來說,降低不少損失。
討海是辛苦的行業,對外得與大海搏鬥,對內還要面對外籍漁工管理問題。所幸,過去量少搶市、量多敗市的銷售問題,在新北市政府去年推出「萬里蟹」品牌後,得到很大的改善。萬里捕蟹漁民莫不衷心期盼,萬里蟹能長長久久,飄香萬里。

萬里螃蟹粥。

新北市政府去年推出萬里蟹品牌,今年結合新生代設計師,再加入T恤、陶藝、馬克杯等文創商品,要一舉打響萬里蟹的名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