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1.jpg?w=1080&mode=crop&format=webp&quality=80)
每逢假日清晨,往象山方向的台北捷運信義線,一批批揹著背包,戴著帽子的人潮湧入車廂,年紀參差不齊,也有全家出動;目標非去追星,也非參加遊行活動,是登象山健行去!捷運信義線開通試乘第一天,就有大批登山客湧入,他們可能早已熟悉象山的登山路線,搭捷運為的是方便。其實,象山並非登山客唯一的選擇,台北近郊共有20條適合親子健行的登山步道、10條鍛鍊腿力的登山路線,以及5條較有難度的登山路徑,堪稱是登山健行者的天堂!
美國“BuzzFeed Travel” 網站今年2月評選出全世界26個「最適合獨自旅遊」的地點,台北獲評首選,打敗多倫多、曼谷等城市。台北獲勝原因除了夜市美食之外,還有許多令人驚艷的景點,特別是親山性絕佳,讓人輕易就能尋訪山谷幽林,逃避塵世的喧囂。

親近山、走向山,能讓人心胸為之開闊,心情瞬間轉換。準備好了嗎?讓我們登山去!
在台北,登山真的很容易,因為台北為盆地地形,三面環山,坐擁大屯山、七星山、南港山、五指山、二格山等5大山系,是世界少數具有自然生態的特色城市。各山系共有約130條(總長超過100公里)完善的步道,每一條都是熱門的登山路線。
以便捷的角度來說,有13條親山步道鄰近捷運站,分別是捷運北投線的「關渡、忠義山、貴子坑、中正山、軍艦岩、劍潭山」親山步道,捷運文湖線的「白鷺鷥山、明舉山、康樂山」親山步道、「仙跡岩、指南宮貓空、指南茶路」;捷運板南線的「麗山橋口」以及捷運信義線的「虎山、象山」等,讓喜歡登山健行的民眾隨時可輕鬆從家裡出發,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即可到深山林間。
從難易度上來說,南港山有5條攀岩步道,是台北最刺激的一條登山路線,常吸引很多登山客來此練膽識。其實南港山步道鋪設花崗石板階梯,並不難走,但山友在幾處坡度極陡的峭壁結上繩索,做為登頂捷徑,也可藉此鍛練體力。這些連結步道的峭壁繩索,被山友以1到5號繩索命名,其中2號繩索的難度最高,高約四、五層樓,有一段幾近90度垂直,攀登向上需耗費極大的體力;4號繩索的峭壁僅60度,攀爬較容易,適合想試試手腳並用攀登山岳的初登者。特別的是,這5條攀岩步道,可一次挑戰完畢,也可分次挑戰,增添許多登山的樂趣。

台北市的盆地地形得天獨厚,四周大多是適合大眾腳程的淺山,隨便花個30分鐘就能夠居高臨下,將大台北的市容盡收眼底。
台北市政府推行健康城市政策,大力改善登山步道,並與大眾運輸聯結,設立清楚指引標誌直達登山口,讓登山步道的體驗變得更精彩。走,現在就讓我們走進幾條特色步道,見識一下台北親山的魅力!
「我喜歡爬象山,很容易走,只有183公尺,走一個多鐘頭就能到達山頂俯瞰美麗的街景。」平常有登山習慣的章麗珠說,以往從家裡到象山登山入口,要轉兩班公車到永春高中,還要走一段路才到入口處,第一次來若不是有人帶路,很難找到。現在捷運信義線通車了,從象山站出口沒走幾步路就到步道入口,且捷運車站外還有清楚標示,一目了然。
很多台北人與章麗珠一樣喜歡爬的象山,緊連著虎山、獅山與豹山,合稱「四獸山」,可以從任一條山路步道通往另一座山,其中象山是四獸山步道中的最高點,山友常在此停駐休憩。象山山頂前方無屏障,視野遼闊,可清楚俯瞰信義商圈、101大樓。入夜後,夜景更迷人,閃爍的街燈與川流不息的車燈點燃城市的夜晚活力,是許多攝影愛好者拍攝夜景與跨年煙火的最佳地點。

有台北後花園之稱的陽明山,風景秀麗,地景豐富多變,還有七星山步道、天母古道、擎天崗等周邊步道環伺,隨意走上一小段,欣賞山嵐風景即是一大享受。
在眾多步道中,較特別的「金包里大路」又稱「魚路古道北段」,早期是連絡金山與士林的主要道路,在當時,不但肩負魚貨、茶葉、硫磺、牛隻等運送任務,也是兩地往來迎娶必經之地。
蘊藏豐富人文史蹟的金包里大路,步道由天然石塊鋪設而成,沿途的景觀豐富多樣,從階梯狀的草原,到土地公廟、石屋及石橋,還有溪流與瀑布,特別是牛舍、大城門、厝地等遺址,讓人有穿越時空之感,想起小時候南部鄉下阿祖家的祖厝景色。
古道並不長,若意猶未盡,可以繼續前往「挑硫古道」。這裡屬達磺嘴山,有多處噴泉露頭,附近呈現黃色硫磺地質景觀,極富特色。而著名的大油坑口距此不遠,是陽明山知名的地景,四周盡是繚繞的白色煙霧,引人遐思。許多人還會刻意在秋天來到步道,行走在整片受硫氣薰陶而呈現紅色的芒草原間,感受很特別。
001.jpg?w=1080&mode=crop&format=webp&quality=80)
環伺台北的群山中,陽明山最受青睞,原因是地理變化大,公共設施也最完善,既有充滿硫磺噴氣的古道,也有十分歷史感的古橋。
需要腿力與體力的中正山步道,幾乎是陡坡石階直上山頂,成為資深山友鍛鍊腿力的好去處。中正山位於北投,屬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範疇,沿路可欣賞北投街景及基隆河全貌,還不時有鳳蝶飛舞相伴,讓這條走來有點「費力」的親山步道獲得許多山友的喜愛。
常來這裡鍛鍊身體的李祐慶,將石梯當成健身器材,雖然在「爬」階梯時,根本無暇欣賞點綴山林間的花草,或停下腳步觀察這裡包辦全台灣四分之一,上百種之多的蝴蝶。好在途中會經過幾處山林間的縫隙,可以停下來喘口氣,眺望台北市區街景及基隆河景。爬至山頂,一小塊不算寬闊的觀景樓,能放眼環顧樣貌清晰的七星山、紗帽山;北投著名的「龍鳳谷」,在山腳下也清楚可見。再望遠一點,能見基隆河蜿蜒流向淡水的河口及傍河的觀音山,山河美景層次分明,令人心曠神怡。
回程路上,腳步輕鬆許多,風景也很有變化,一路欣賞捷運北投機場、彩繪的焚化爐高塔、遼闊的關渡平原及觀音山,最後一段下坡路還可以循竹林步徑,走一段產業道路,體驗不一樣的山徑。

環伺台北的群山中,陽明山最受青睞,原因是地理變化大,公共設施也最完善,既有充滿硫磺噴氣的古道,也有十分歷史感的古橋。
另外,台北有條特別的北投溫泉步道,隱身在硫磺味的山林間。這條步道原本只是溪邊小徑,經過整修後,變身成一條健走、能泡湯又充滿文學氣息的步道。與母親來泡溫泉的邱文琴,看到行義路260巷一條新修整的步道,把它當作泡湯後的健身運動走走。
步道沿著水圳而建,是水泥路面,平緩易行,讓80歲的邱媽媽走在其上也不吃力。行進間,不時聽聞悅耳的淙淙水聲,令人心情愉快。步道沿途綠蔭罩頂、舒適宜人,遠望則可見紗帽山的儷影立佇於旁。讓他們驚豔的是,步道壁牆上懸有歷代文人歌詠北投溫泉的詩文與歌詞,包括三百多年前的郁永河,清末、日據時期的文人洪以南、梁啟超、平田源吾(北投第一家溫泉旅館「天狗庵」創立人),到現代詩人鄭愁予的作品,還有郭金發主唱的台語老歌〈溫泉鄉的吉他〉歌詞。
步道的第二段,又是另一種風景,沿途介紹了紗帽山北投溫泉的歷史文化、溫泉特色及溫泉小常識等導覽文字。到了終點,還有一段特別的高架木棧道,這是磺溪嶺溫泉露頭區的棧道,沿途設有4座觀景平台,可觀賞硫磺噴孔的溫泉露頭,以及附近嶙峋怪狀特殊的地質景觀,感受硫磺氣味堆疊出的溫泉鄉。
台灣70%為高山地形,3,000公尺以上的高峰多達200座以上,而且高山上沒有雪崩的危機,是山友理想的登山樂園。而不僅台北盆地三面環山,登山容易,緊鄰的新北市也有多達160條以上的登山步道及豐富的步道生態景觀,很值得一探究竟。如果在台北,130條步道還不夠走,不妨跨界到新北市的登山步道享受更多爬山樂趣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