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
產業新創

我是年輕CEO!──魏煥雲的創業故事

我是年輕CEO!──魏煥雲的創業故事

文‧李國盛  圖‧莊坤儒

2006 4月

撤掉專用辦公桌,擺一套爵士鼓,年輕的老闆有新作風。

「即時通」盛行的時代,不少上班族整天掛在網上哈拉聊天,影響生產力,而即時通和其他「點對點」傳輸軟體的應用,更可能讓企業內部資訊外流,引起企業主關心。

29歲的魏煥雲領導的利基科技,研發的企業內部監控防火牆,擋的就是這類問題。

不過,這位創造科技、幫助老闆管好員工的年輕創業家,自己倒從沒被人管過。事實上,他成長的過程可說備受父母、師長以及──投資人──的呵護。他高中開始玩電吉他、寫歌組團;更愛旅遊,還曾駕車環遊土耳其。他一路由建中到交大博士班,還未畢業就被國內多家企業看中,聯手拿出銀子協助他創業。

「年輕就是用來燃燒的!」這是魏煥雲的信條,他正努力讓青春不留白。

上班不喜歡打領帶,當老闆沒有固定的座位,三十多名員工的公司休息室裡擺著電吉他和爵士鼓,興致來時還免費教員工打鼓……看到這一切,了解魏煥雲的人只會給一個「他就是這樣的」淡淡笑容。至於當事人倒是非常坦白,「如果我有Glenn Tipton(重金屬吉他手)一半的才華,我會毫不猶豫地放下一切,去玩音樂!」他說的斬釘截鐵。

他沒有,在匯集了全台高科技天才和鬼才的新竹科學園區,他站在大部分甫自國內外一流大學畢業、來這裡追求高薪和股票的年輕人當中,並不起眼。

唯一特別的是,在高科技年輕CEO少見的台灣,他卻是少數憑著被市場認可的技術能力,而爭取到大筆資金創業的幸運兒。

故事,要從他就讀研究所時,幾乎把他埋葬的厚厚的論文說起。

在台灣高科技人才匯聚的竹科,年紀不到三十歲就有機會創業,魏煥雲認為自己十分幸運,也因此更要珍惜。

解決真問題

求學路上一路順遂的魏煥雲,剛進入交大資訊科學研究所就讀時,以為自己會走上學術研究的路。不過,鎮日泡在實驗室和論文堆裡的他卻發現,「大部分的論文其實都是『假』的,沒有解決真實問題!」

資訊科學的訓練應用層面廣闊,該往哪個方向走,只有多做嘗試才知道。他努力鑽研當時產業界熱門的範疇,和同學在實驗室進行有線電視、無線電話、寬頻網路等方面的研究,最後選擇專攻「網路安全」,還利用工研院交大網路測試中心磨練技術,「等於跟國內這個領域的最強高手練功過招。」

2002年,他決定和6個朋友報名研華科技主辦的TIC100創業競賽,測試他們的成果──技術與國際同步、具有7層防護(一般只有3層)的「網路防火牆」,一舉拿下比賽首獎。當年11月,他們更走出象牙塔,投入業界真槍實彈的比評,在經濟部「國家新創事業獎」公開賽中,擊敗眾多在市場上已有實績的企業,得到第3名。

隨著網路普及,防火牆技術日新月異。魏煥雲的團隊初出茅廬,卻兼備了功能強、效率高、價格便宜等優勢,馬上引起市場注意,包括友訊、合勤及研華科技等網路相關公司,都表達了延攬的興趣。

以台灣身為寬頻數據機及區域網路交換器的設計、生產大國的定位而言,網路相關設備的研發關乎國家競爭力的維持,在這其中,網路安全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。由種種條件判斷,魏煥雲的技術的確非常值得期待。

「當時我博士論文剛動筆,那些公司其實是希望整個團隊過去上班,」魏煥雲回憶,這時他才發現自己的另一種夢想正愈形熾熱──創業。

在他堅持下,幾家公司共同出資6000萬元,讓他當老闆,「賭」他實驗室裡的雛型可以實際解決許多人的問題。

不過,2003年運作的公司,市場反應卻不如預期,隔年他發現,錢已經燒的差不多了。原本信心滿滿的魏煥雲論文和事業兩頭告急,公司的銀彈愈來愈少,同時和他一起創業的夥伴也陸續離開。

撤掉專用辦公桌,擺一套爵士鼓,年輕的老闆有新作風。

孤注一擲

短短2年間,從沒有期待到躍步雲端,又重重跌回谷底。從小一直表現優異的他不懂,為什麼明明各方看好的產品,竟然沒人買?

不曾讓父母擔心的魏煥雲,自我要求嚴格的個性,其實來自特殊的家庭背景。由於姊姊智能不足、哥哥又有精神障礙,吃公家飯的父母親把魏煥雲看成是唯一希望。這樣的期待長久以來不斷激勵著魏煥雲,然而,在創業最低潮的時候,卻反過來加重了他的壓力。

「除了自己的多年技術和心血,年邁的父親也拿出退休金,借了我幾百萬元投資,」魏煥雲回憶,「公司搖搖欲墜的那段日子,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挑戰。」

所幸,魏煥雲的幕後企業主大多歷經過創業的創痛,對於網路產業的瞬息萬變也了然於胸,董事會沒有因此退縮,反而從市場角度和魏煥雲溝通,重整產品路線,將原本強調多功能的產品,轉為低廉、容易安裝,瞄準那些想要投資網路設備,卻又不願意花大錢和時間的中小企業。

「網路安全大廠,如ImLogic、Facetime紛紛把寫程式外包印度,利用當地的軟體人才,」魏煥雲解釋,「比功能,我們很難比得過在印度設廠的龐大團隊,但是如果能夠做到安裝簡便,相信會有市場。」

看到日益普及的各種即時通訊系統可能帶給生產力、甚而資料流失的傷害,利基科技公司進一步更翻轉一般防火牆「防外賊」──攔截外來病毒及駭客攻擊——的訴求,轉為「強化內部管理,增加生產效率」。

具備控管出入公司內部網路內容能力,並同步對資訊傳遞內容進行側錄的「InstantScan數位內容管理器」在2005年下半年推出,是魏煥雲逆轉公司命運的開始。

「市面上同行的產品,企業內有100台電腦,就要裝100台機器,」魏煥雲指出,「然而使用Instant Scan,一家企業只要裝一台,設定管理的內容也可以當場搞定,方便且經濟。」在不同規格的InstantScan當中,InstantScan 100(適用於擁有100台電腦以下的企業)是利基賣得最好的產品。

去年推出新產品後,利基科技果然由谷底爬升,寫下2850萬元的營收,2006年更上看一億營收,投資回收將不成問題。

除了競爭,也要回饋!聘用重度肢體障礙美工和網頁設計師,特殊家庭背景的魏煥雲以實際行動給弱勢者機會自立。

創業競賽奠基

「高科技創業,產品還未出門,挑戰已從門內開始,」魏煥雲回憶,創立初期,年紀比他大的老鳥業務員甚至當面奚落他,「研發出這種產品怎麼賣!」魏煥雲也只能語塞。

不過,撐過起頭最艱苦的3年,利基科技已可以望向未來。

「從美、日、歐洲到中國大陸,有更多年輕人做比我們更大規模的創業,」魏煥雲將眼光望向世界,「現在只算是站穩腳步,還算不上成功,要成功還要再加把勁!」

利基小檔案成立時間:2002年9月資本額:9000萬2005年營業額:2850萬 員工人數:36人主力產品:「InstantScan數位內容管理器」系列